海洋遥感技术是以光、电和声波为信息载体的遥感监测技术,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海洋遥感系统观测频率高,具有同步、大范围、实时获取资料的能力;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和穿云透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透视海水的能力。
海洋遥感技术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卫星遥感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提供了从空间观测大范围海洋现象的可能性。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已发射了10多颗专用海洋卫星,为海洋遥感技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平台。
海洋遥感技术利用传感器远距离观测海洋,以获取海面和海洋内部的图像与数据。这种技术通过传感器接收海洋发射的电磁波能量,或是反射和散射来自太阳和人工辐射源的电磁波能量。传感器装备在卫星、飞机等平台上,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可用来了解海洋的详细情况。遥感技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
海洋遥感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工作模式:主动式和被动式。在主动式遥感中,传感器首先向海面发射电磁波,然后根据接收到的回波来获取海洋信息或生成图像。例如,侧视雷达、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和激光雷达等都是主动式遥感的代表。
1、我国首套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长远号”海试成功 深海矿产资源丰富,深海采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海下动力和反潜技术方面。 在最近的中俄海上联合军演中,双方不仅展示了军事力量,还促进了文化交流。 中俄“海上联合2021”军演规模宏大,我国派出了包括南昌舰、昆明舰等在内的多艘主力战舰参与。
3、年,中国航天又迎来了突飞猛进的一年,在载人航天、火星探测与月球探测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这一年以来中国航天取得的十大成就吧。天上有“宫阙”: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升空。
.中国歼—15战斗机成功着陆、起飞“辽宁舰”。这是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3.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正式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部分划界案”。这是一次科学和法律交汇下共同完成的重要成果。
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2012年6月,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潜至7062米海底并开展作业,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8%以上的海底进行作业的能力。2013年,“蛟龙”号成功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迈出了业务化运行的第一步。
年6月19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器的历史纪录。
深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2012年和2018年分别下潜到了深海7062米和海底7500米,创造了历史纪录。同时,我国还发射了一系列的深海探测卫星,不断提升深海观测能力。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大进展。
“蛟龙”号第五次下潜创7062米新纪录 2012年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工作成就: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延期申请已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核准,国家海洋局先后组织了5个大洋航次任务,重点保障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工作和勘探合同区的外业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不断拓展。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