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业软件选择控制点进行校正,选点之后会输出中误差的,通过中误差你就能大概的反映出校正的精度。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校正模型的选择(也就是校正方法的选择),以及采集的基准点的精度,人为选择特征点(参考点)的精度,特征点的数量,分布覆盖范围,通常做几何校正,我们会将选择的控制点平均分布在整幅影像中,做几何精校正也一样。控制点在10-30个左右,尽量均匀分布,最后RMS控制在一个象元以内即可。
几何精校正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GCP)对因各种因素引起的遥感图像几何畸变进行地理位置校正。即通过GCP数据对原始TM图像的几何畸变过程进行模拟,建立原始的畸变图像空间与地理制图用的标准空间(本次选用的标准空间即高斯-克吕格投影空间)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
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和GPS(全球定位系统)都是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技术,但它们在应用和功能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用于捕获、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功能不一样: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确定点位。GIS是地理信息系统,是个数据处理平台。RS是遥感,主要是提供数据。处理的数据不一样:GPS主要处理的是位置、速度、时间等。RS主要处理图片。GIS主要是管理数据。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定义区分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支持的技术,能够对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和展示。RS(遥感)是通过使用遥感器从空中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技术,依据不同物体对波谱的不同响应来识别地面的各种地物。
定义不同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RS)是利用传感器从远处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这些信息通常以图像或数据的形式记录。遥感获取的画面通常是静态的,并具有颜色分层,适用于识别不同的地表特征,如植被、水体和土地利用等。例如,RS技术可用于监测环境变化或人口分布情况。
简而言之, 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RS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本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1、因素如下:遥感数据的分辨率、传感器类型、地物间的混淆、同类地物的差异性以及地物覆盖面积。加强对地物特征和谱学特征的分析和提取,以区分同类地物和减少地物的混淆。
2、主要影响因素是,一方面条带和噪声点太多,另一方面由于光学系统的MTF值偏低,导致影像的反差低而模糊、数据动态范围过窄、影像层次较差,影像量化值普遍为8比特,无法满足精细记录土地利用/覆被要素信息的要求。
3、对接收系统获得的遥感信号进行处理和记录,回放出原始遥感影像图,对图像中存在的畸变及失真现象,根据成像机理与相应的构象方程数学模型进行补偿和校正,这可统称为遥感变换和增强处理。
4、土地覆被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而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如对地表覆盖物的分类,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覆盖物,二者就有明显区别。如需更多与土地覆被有关的信息,可以查阅遥感技术相关书籍,也可以咨询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调节精度的话,必须你这个要显示器的配置比较高才行,不高的话肯定调节不了太精细。
使用的遥感数据为564幅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影像经几何纠正后放大而成的1:25万假彩色合成图像,分辨率为79m。然而,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够高,难以满足士地详查分类和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土地一调(19841996年)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由原国家土地局开展,耗时12年,首次摸清了我国土地家底。
三调同口径数据方法:按照“三调”湿地标准,以“湿地二调”数据、地理国情沼泽区、DEM为重要参考,依据多时相遥感影像对“三调”湿地数据进行核实。
动态监控和卫星监控区别为:监测范围:动态监控主要是通过设置监测站点,对地面环境参数进行连续监测。而卫星监控则是通过人造卫星在空中对大面积地表进行遥感监测。监测精度:动态监控在局部范围内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监测数据,可以对局部区域内的环境参数进行详细的监测。
卫星监控指通过船载的卫星发射和接受装置向公司传输船位数据。这种方式不受船舶所在海区的限制,可以较好的实现全天候监控。但是突出的缺点是卫星通讯费用昂贵,不适合于持续监控。3,沿海AIS系统监控指通过船载的AIS系统所发送的信号实时掌握船舶动态数据。
其次,卫星监控则依赖船载卫星设备发送船位信息至公司,其优点是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以实现全天候监控。然而,其缺点在于通信费用高昂,对于持续监控来说成本较高。最后,AIS系统监控是通过船舶上安装的船舶身份识别系统(AIS)接收和发送信号来获取船舶动态。全球500总吨以上的船舶强制安装AIS,因此覆盖面广泛。
现在的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卫星只是扫描拍摄照片,也就是卫星地图,还没有到能像监控镜头一样的视频监控功能,静态图片能有这么高的分辨率,但动态的达到普通的分辨率很难,因为距离是障碍。
天上有卫星监控。可以监控人与其他动态的物体或者静态的物体,一般都是通过卫星向地面发射一个脉冲信号,通过反射回卫星的脉冲信号的强弱和波形来分析出地面结构的。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道路运输企业是动态监控的主体,他们有责任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安装和使用卫星定位装置,以确保车辆在线,并利用动态监控手段实时监督驾驶员的违法驾驶行为。这些动态监控数据应当至少保存6个月,以便监管部门进行必要的查验和审查。
国外卫星数据资源:美国的QuickBird卫星提供商用服务,其最高分辨率可达0.6米;法国的SPOT卫星在超级模式下具备5米的空间分辨率;欧洲航天局的Sentinel系列卫星,特别是Sentinel-2,以其高分辨率和免费提供数据而闻名,且拥有12个波段,提供了出色的光谱分辨率。
高清晰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可以上遥感集市。我们单位的数据都是在遥感集市买的很给力,特别清晰价格也实在,特别是一公里起订这个太实用了。是中科遥感集团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合发布的特别的权威,行业里的人都会选遥感集市的数据。
目前,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的主要来源包括: GF2卫星,提供0.8米的分辨率影像。 GF1卫星,提供2米的分辨率影像。 美国Planet卫星,提供3米的分辨率影像。 WorldView卫星,提供0.5米的分辨率影像。 ZY3卫星,提供1米的 Nadir 分辨率影像。
QuickBird也算是老牌卫星了0.61M 今年将要上天的卫星。Worldview-3 0.3m 以及GeoEye-2 0.25m的商业卫星,国内权限均为0.3m的抽析数据。。航空遥感影像这边,就看需求而定了。无人机能做到0.1m或者更高的数据,大飞机航飞一般都能保证在0.5m 到 0.25或者更高的精度。
像遥感集市http://、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http://上面都有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广泛用于国防和地图制作,其3天的重访周期和全球覆盖范围,使得它在历史数据获取上具有独特价值。这些卫星的精确定位和多元成像能力,无疑为科学研究、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工具。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高分辨率卫星的精彩表现,共同推动地球观测的新篇章。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